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处理环保要求-内蒙古北方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Website Home

我知道的:昌平阿苏卫,还有丰台花乡垃圾填埋场是采用卫生填埋方式下的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垃圾卫生填埋场因为成本低、卫生程度好在国内被广泛应用。

国内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是广州兴丰垃圾填埋场,日处理生活垃圾约7000吨左右。

虽然垃圾填埋场的处理垃圾方法强大,但是要想将垃圾填埋的二次污染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垃圾填埋场在修建的时候就要多方面考虑,比如土壤、气候、地形等等!

今天爱问小编给大家讲讲垃圾填埋场对气候的要求有哪些?

小编了解到垃圾填埋场对气候的要求是能蒸发大雨降水,避开高寒区!

接下来小编给您详细介绍下垃圾垃圾填埋场的场地的选择?

垃圾填埋场地的选择是卫生土地填埋场全面设计规划的关键,通常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场地能满足防止污染的需要,二是经济合理;

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1、垃圾:根据垃圾的来源、种类、性质和数量确定场地的规模;

2、地形:要便于施工,避开洼地,泄水能力要强,可处置至少二十年填埋的废物量。

3、土壤:要容易取得覆盖土壤,土壤容易压实,防渗能力强?

4、水文:地下水位应尽量低,距最下层填埋物至少1.5m;

5、气候:能蒸发大雨降水,避开高寒区。

6、噪音:运输及操作设备噪音不影响附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

7、交通:要方便,具有能够在各种气候下运输的全天候公路。

8、距离与方位:运输距离适宜,位于城市的下风向。

9、土地征用:要容易征得,比较经济?

10、开发:便于开发利用;

另外,为了防止二次污染和填埋方便,填埋物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严禁含有毒有害物;

包括有毒工业制品及其残物、有毒药物!

有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物的物质、有腐蚀性或有放射性的物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生物危险品和医院垃圾及其它污染物。

(2)填埋物的含水率小于20%~30%,无机成分大于60%,密度大于0.5t/m3。

(3)在降雨量大的地区,填埋物的含水率允许适当增大,但以不妨碍碾压施工为宜?

填埋是一种工程处理工艺,场址选择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并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填埋场应设在交通方便、运距较短、征地费用少、施工方便的地方,并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峡谷、废坑等;

为防止对地下水污染,必须进行人工防渗,即场底及四壁用防渗材料作防渗处理?

垃圾填埋时,采取层层压实的方法,压实后密度大于0.6t/m,每层垃圾厚度为2.5~3m,一次性填埋处理,垃圾层最大厚度为9m,垃圾压实后必须覆土20~30cm。

填埋处理可分为卫生填埋、压缩垃圾填埋和破碎垃圾填埋3种?

煤矿区可充分利用塌陷区或废弃矿井作为垃圾填埋场地,既不占地,对矿区环境影响也较少。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垃圾也越来越多,目前,垃圾填埋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2005年底全国共有356座生活垃圾填埋场,85%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

根据工程措施是否齐全、环保标准能否满足来判断,可分为简易填埋场、受控填埋场和卫生填埋场三个等级!

下面爱问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垃圾填埋场选择有哪些要求。

虽然可用焚化、堆肥或分选回收等方法处理城市垃圾,但其难以处理的部分剩余物仍需作最后的填埋处理?

因此,城市很多地方都有建立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的建立对土壤、地形等都有很多要求,今天爱问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垃圾填埋场对土壤的要求有哪些。

小编了解到,垃圾填埋场对土壤的要求就是要容易取得覆盖土壤,土壤容易压实,防渗能力强!

城市垃圾填埋是城市垃圾最基本的处置方法,利用坑洼地带填埋城市垃圾,既可处置废物,又可覆土造地,保护环境。

城市垃圾填埋的方法主要有:(1)卫生填埋!

倾倒一层城市垃圾(厚60厘米),将其压实,上覆厚15厘米的土、沙或粉煤灰,如此反复,最后覆以90-120厘米的表层土;

(2)压缩垃圾填埋?

将垃圾压缩后回填,可防火,防孳生蚊虫,分解缓慢!

(3)破碎垃圾填埋。

可防火,有利于需氧菌繁殖。

城市垃圾的填埋场地最低处应高出地下水位3米以上,填埋场应采取防渗和排气措施。

填埋场封闭后可作绿化场所使用,不可在上面建永久性建筑物。

我国不少城市开始采用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其特征是既有比较完善的环保措施,又能满足或大部分满足环保标准,其中II级填埋场(基本无害化)在我国约占15%,I级填埋场(无害化)在我国约占5%,修建一个垃圾填埋场我们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地形、土壤、气候等等都有要求,那么,垃圾填埋场对地形有哪些要求呢。

爱问小编了解到垃圾填埋场对地形的要求是要便于施工,避开洼地,泄水能力要强,可处置至少二十年填埋的废物量?

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包括选址、设计与施工、填埋废物入场条件、运行、封场、后期维护与管理和污染物控制和监测等方面的程序。

环境保护部于2008年颁布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对垃圾填埋场建设的污染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该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对生活垃圾填埋场从场址的选择、建设、运行与封场后的全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标准补充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基本设施的设计与施工要求,增加了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共处置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污水处理污泥等入场要求,并提出了经过一定处理、符合标准要求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等废物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对促进我国的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也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该标准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提出了新要求,标准规定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都应建有较完备的污水处理设施,渗滤液需经过处理后达到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才能直接排放。

对于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标准实施后3年内无法满足规定的排放浓度限值要求的,应满足生活垃圾渗滤应经过预处理,均匀注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并不超过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额定的污水处理能力等要求才可将生活垃圾渗滤液送往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该标准还对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恶臭气体提出了严格的监控措施,规定甲烷气体应综合利用和处置,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和建设循环型社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